省流:余华老师有大会员:)
实在收获颇多,花点时间整理一下。


黄鸭兄:我们今天的这次谈话就正式开始,余华老师还有罗翔老师,非常高兴见到你们两位。两位都是b站上的顶流网红,应该是第一次见面对吧。

余华:我跟罗祥第一次见。

黄鸭兄:我觉得罗翔老师怎么知道余华老师的这个问题的答案应该比较明显。

罗翔:那肯定。

黄鸭兄:那您是怎么第一次知道罗翔老师的?

余华:我是大概看他当时的厚大法考,我觉得很有意思。你为什么说关注法考,就是你在看新闻的时候,它自己跳出来的。然后我就点进去看,很有意思,然后开始关注了。所以这个法考我基本上已经是要看全了。

黄鸭兄:您学会什么重要知识点了吗?

余华:学会了很多,学会了如何更了解这个社会。

黄鸭兄:这个其实是我在做这期节目之前仔细读了两位的书观察到的一个共同点,我觉得两位其实对于一个是苦难、罪恶然后刑罚有很多的关注,您是怎么看待对方身上关注的和自己相似的苦难、罪恶和刑罚的这一面呢?

罗翔:我呢,是作为一个读者嘛。余华老师大部分的书籍我在上大学的时候就看了,哈哈,一直是个真正的读者,就是您很多书我都买了,大部分书我都买了,包括去年那个新出的书。因为我个人也是一个比较喜欢看小说的人。为什么喜欢看小说,可能也跟专业是有关的,因为我们学法,其实就是很多很多的案例,这些案例是生活中真实发生的。这些案例其实都是在讨论人在某种情境下会做出某些匪夷所思的事情,但是你会发现,在文学作品中同样也是一样。他把一个虚构的人一个虚拟的背景,无限的展开去做出了一些事情,但这些所有的虚拟又来源于真实的一些投射,所以像很多很多的作品就让我们不断地去思考。因为人类所面临的共同情境是差不多的,这个世界一定是有苦难的,一定是有罪恶的。法律原本就是为了解决社会的失序、社会的罪恶的,那么在文学作品中,我们看到了这个人物的不断的展开。为什么说一个好的作品一定要去触摸人类那些最古老的一些课题,人性、罪恶、沉重、苦难,这是人类最古老的一些问题。

黄鸭兄:这也是文学里面非常永恒一些问题,所以法律、文学、人、社会,还有就是人在社会里面碰到的苦难,以及和宏大命题的碰撞,我觉得是两位老师共同的一个关注点,我们今天要谈的这本书,《兄弟》。他其实就是把人放在一个情景里面,然后呢我们去让这个情景去考验我们的主角,然后在这个过程里面,其实我觉得它对于年轻人是很好的一种体验,因为我觉得对于年轻人而言,一个时间跨度有40年、50年的这种人生经历是什么样的,大家不知道。所以我觉得在我们现在的当下,很多年轻人很迷茫很焦虑,不知道人生是怎样的。所以我就我就想让两位老师各自从对于人性的感悟上面结合到《兄弟》,然后我们去谈人生。这是我们今天的一个主题,非常非常地期待。在最开始还是想要先恭喜一下余华老师,因为余华老师刚刚获得了一个新的文学奖项,这个是俄罗斯的亚斯那亚·波里那亚文学奖。这个文学奖虽然名字有点拗口,但它确实是俄罗斯文学界最富盛名的文学奖之一,它是以托尔斯泰的故居命名的这样的一个文学奖。在过去,帕慕克和奥兹还有略萨都拿过这个奖,所以说恭喜余华老师。

余华:谢谢。

黄鸭兄:这部作品是您十五六年前写的,应该是在05、06年,应该是在十六七年前写的,在17年之后。这部作品他其实已经成年了,等于说,在他成年的这个年纪拿到了一份文学奖,您有什么感触?

余华:有点意外,因为一般文学奖,俄罗斯的这个奖是一个作品奖他不是一个作家奖。作品奖,通常意义上都是比如他是今年给的话,这个书通常意义上是去年出的。后来我去搜了一下他们03年的时候,给了一部1968年出版的俄罗斯的作品。他是15年开始才有设立了外国作品的部分,15年以前是没有的。我去过那个地方,我去过亚斯那亚,就是那个托尔斯泰出生和生活了一辈子的那个庄园。很大很大,真的是非常大。里边的那种House就大的House大概就有3幢。然后那个里面有很大的树林,我们在里面树林里走,我觉得你走一圈的话,花个两小时都没有问题。然后在最树林最安静的地方,是托尔斯泰的墓地。那个墓地是我见到的最让我感到震撼的墓地,没有墓碑,也没有墓志铭,他就是一片草地。一片草地隆起了一块,像棺材一样那么大的,也就那么高,草地中隆起的一块草地,长方形的。这就是托尔斯泰墓,我觉得很像托尔斯泰的为人,他的一生就是很朴素但又震撼人心

黄鸭兄:罗翔老师第一次读《兄弟》是什么时候?

罗翔:应该是刚刚参加工作不久吧,因为我是05年毕业去学校教书,应该是在那个时间段。

黄鸭兄:您有什么感受吗?

罗翔:余华老师的书它有个特点就是你读了你就得一口气把它读完,你就不愿意停。就导致你会晚上睡觉都睡不好,到凌晨三四点了,大概这种感觉。读完之后呢,确实晚上就睡不着了,觉得很沉重。就觉得胸口有块石头,非常非常的沉重。但是这种沉重的感觉本身的就让人去思考,因为他描写的是一种让我们能够感到人性的扭曲、时代的荒谬、个体的一些选择,那于是你也自己会反思。自己会不会这样,在类似的情境中,你会如何去去行为。有趣的作品可能就会给我们这样一种感触,有的作品就是看一看、乐一乐,打发时间。但有些作品可能不仅仅是打发时间,它可以促进我们去思考。

标签: none

已有 3 条评论

  1. 案例丰富且贴合主题,论证逻辑环环相扣。

  2. 情感表达稍显含蓄,可适当强化渲染。

  3. ?学术类评语?

添加新评论